導讀:東璞教育師資均來自國內外知名學府及領域資深專家,具備豐富的實務經驗。平臺已簽約超過700位導師,約 40%師資來自海外,30%來自院校,30%來自社會實踐專家。所有師資均具備碩士以上學位。接下來就讓我們認識下這群大佬吧~
師資介紹——
柴俊武 教授
西安交通大學企業(yè)管理學士、碩士、博士;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、營銷管理研究所執(zhí)行所長;美國堪薩斯大學、伊州理工大學訪問學者;成都市“一專多能”優(yōu)秀青年教師。在互聯網+設計與落地、大數據分析與應用、市場營銷戰(zhàn)略與策略、品牌建設與管理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科學研究、顧問服務和管理培訓經驗。具有豐富的EMBA/MBA教學經驗,并善于利用團隊的力量進行現場咨詢和輔導。
Dr.Gensheng Shen沈根生 教授
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國際交流學院院長。澳大利亞華裔經濟學學者。從事教教育工作20年,1985年始相繼在澳大利亞LATROBE大學、MONASH大學、巴拉瑞特大學、墨爾本大學任教。主要教學和研究領域是經濟學、國際商貿學和銀行金融學。沈教授為澳大利亞經濟學協(xié)會、金融銀行協(xié)會、證券協(xié)會高級會員。曾任中國國家計委歐洲司處長,并曾在趙紫楊、朱镕基等黨和國家身邊從事外事經濟工作。
Dr.Vincent Chen 陳永昌 博士
摩托羅拉(臺灣)總裁,臺灣飛利浦股份有限公司經理。并獲第一屆跨世紀成功人物金冠獎、第二屆臺灣杰出企業(yè)領導人金峰獎。專業(yè)領域:Motorola 知識管理平臺(客戶資產、商業(yè)智慧);BSC平衡計分卡導入企業(yè)策略規(guī)劃藍圖;年度計劃策動、執(zhí)行與績效考核;Team Building跨部門水平溝通與團隊績效建立;經銷商、通路商管理;摩托羅拉6 Sigma高階領導人啟動;策略聯盟與供應鏈管理;企業(yè)價值轉型與經營績效提升。
蔡元慶 教授
碩士生導師,日本廣島大學法學博士,深圳大學法學院教授,公司法研究中心主任。深圳市人大常委法律助理,深圳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專家委員會委員,深圳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,廣東省卓建律師事務所高級法律顧問。主要講授民法、商法、公司法等課程。深圳市優(yōu)秀教師,代表作品有:《董事責任的追究與經營判斷的原則》、《股東代表訴訟中公司的地位和作用》、《董事責任保險制度和民商法的沖突與協(xié)調》等。
Dr.Sandra Liu 劉秀明博士
博導,普度大學消費者科學系教授,香港市場學會的Fellow。倫敦大學獲得高等教育政策博士,劉博士有數本有關市場營銷的著作,其中包括兩本是與市場營銷學大師, 菲利普? 科特勒合作并已在中國發(fā)行其翻譯本。她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在電子科技的環(huán)境中, 與消費者互動的戰(zhàn)略營銷課題。目前她專注于探討以上戰(zhàn)略營銷課題在健康醫(yī)療系統(tǒng)管理及社會企業(yè)發(fā)展上的應用。劉博士在這方面的咨詢經驗豐富。
范揚松 博士
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博士,臺灣6大管理名師,中國時報譽為五位青年名師之一,刊載“哈佛百大講師名錄”。曾經擔任:臺灣北區(qū)房屋總經理;大人物知識集團總裁;金臺灣出版社長;臺灣區(qū)域研究中心研究員;益華文教基金會董事等職務。范教授深諳管理教育與成人學習之道,授課內容扎實、精彩,善于互動式多元化教學,熱情洋溢,且表達幽默。曾出版20種企業(yè)著作,跨世紀經貿名人錄,診斷輔導過之企業(yè)達250家,有1500場次演講記錄。
【機構簡介】
東璞(成都)教育科技有限公司(簡稱東璞教育),是一家專注于院校國際化建設能力提升,提供國際化指標解決方案的公司,包括但不限于組織中外高等院校師生進行文化交流、實習實訓、學歷提升、職業(yè)教育、學術共建等其他教育咨詢服務。東璞教育有著23年國際教育行業(yè)基因,立足中國成都,面向全國,以國際豐富教育資源為根本,推動中國教育國際化高質量發(fā)展。本著勤勉、務實、敬畏、責任的發(fā)展理念,一直踐行國際教育本土化落地與本土教育國際化促進的目標愿景,具備多年的國際教育實操經驗。
公司致力于成為全球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,積極響應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和“中國-東盟命運共同體”的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,努力“講好中國故事,傳播中華文化”。同時,整合一帶一路、東盟國家和歐美國家的優(yōu)質教育資源,研發(fā)高質量、可持續(xù)、符合中外高等院校師生需求的國際項目。
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設有運營中心,國內合作院校近600所,海外合作高校100多所,擁有1000多名的國際專家學者智庫,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專家外派到中國的承辦機構,累計外派350多人次,所涉及領域有人工智能、農業(yè)、工程、醫(yī)學及媒體傳播等。每年推動100多名中外教師進行互訪交流,每年舉辦50多場院校交流活動,每年推送100位以上交換生到海外大學進行交流交換,每年發(fā)表50多篇高水平文章,每年引進至少10項海外科研成果,截止目前完成1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,國際碩博學位項目累計培養(yǎng)3000余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