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信息的呈現(xiàn)方式越來越多元,UI/Web設計師面對的工作也變得更加復雜。在這種情況下,許多基本功就容易被忽略掉,分辨率和設計的尺寸單位就是其中一個。iOS的pt、CSS的pt、Android的dp、ppi、px這些單位和名詞到底是什么?該如何使用?
舉例來說,「pt(point,點)」這個單位,就同時出現(xiàn)在iOS、CSS、還有傳統(tǒng)的平面設計里,但他們三者的意義卻是不同的;而Android設計使用的單位則是「dp」,這些單位都不像px那樣單純好懂,也是我觀察到現(xiàn)在,最多人學習UI設計時會卡關的地方。有些人沒有學好,就干脆當作沒這回事,繼續(xù)使用px打天下,而這樣子就會制造出一些問題,例如:
從設計稿匯出的圖文件素材不是工程師要的正確尺寸,要不是一直被要求重出,要不就是放上畫面變成模糊的。
設計師以小屏幕機種的尺寸來畫稿子,工程師拿著大支手機來問:「那這要怎么辦?」
明明工程師照著設計來做,但一放到手機上,字就變得太小或太大。
各種屏幕的分別
在我們開始解釋細節(jié)前,我們必須先定義討論的范疇。
本篇文章主要專注在探討UI設計師如何處理各式各樣的屏幕種類;屏幕的大小多變,就算大小一樣,其細致度也有差,有的屏幕顆粒很粗,有的則細到眼睛看不到個別像素點,專業(yè)的設計師如何讓自己的設計在各種屏幕上達到近似的體驗呢?我們要先從「分辨率」看起。
分辨率、像素密度
分辨率一詞在各種領域的定義有細微的差別,在UI設計中,我們可以理解成「顯示器呈現(xiàn)影像細節(jié)的能力」。也就是說,成像單位越細小、越密集的屏幕,分辨率就越高。
而大多數(shù)屏幕的成像單位是像素(Pixel),因此描述密度/分辨率的方法就是抓一段固定長度(通常是英吋),看看里面塞進了幾顆像素點,固定長度能塞越多顆,就代表這個屏幕的點越細。